这也正好暴露了苹果的iOS系统与谷歌的Android系统之间的根本区别,与iOS不同,Android系统是开源的,实际上谷歌并没有把握绝对的控制权,这有一个好处是合作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,把谷歌的各种应用替换成自己的服务。这也是为什么在国内的智能手机市场,像小米的MIUI、华为的EMUI和魅族的Flyme,其实用的都是Android系统,不过却都是经过自家深度定制的安卓系统,也就是换了个马甲。
不过这次谷歌与全球第一销量大户雷诺-日产-三菱联盟的合作,对于谷歌来说,无疑是一次对苹果的巨大反击。
而苹果则不同,从智能手机的体验中可以发现,苹果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封闭的系统。但业内人士对于苹果的封闭一直见仁见智,有人认为苹果会因为封闭而走上诺基亚的老路,也有人认为正是因为坚持封闭性,才保证了iOS的高安全性和使用流畅性。
其中有一个细节值得提及一下。与奥迪和谷歌的心心相惜一样,宝马与苹果的前缘同样可以追溯到2004年,宝马是当时全球第一家在车型中内置ipod接口的汽车制造商,还获得了乔布斯的点赞。不过在2014年的苹果Carplay计划中,宝马却并未入伙。而宝马之所以与苹果分道扬镳,除了不想向用户提供的体验过于同质化之外,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,不想将驾驶相关的控制权拱手于第三方。
不过近两年,苹果显然有所改变。2016年,在苹果召开的WWDC发布会上,一向以“封闭”著称的苹果,将“开放”作为大会的要害词。苹果公布,Siri将开放给开发者,例如UBER叫车,用Apple Pay 付钱这些服务都将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。而在今年的2018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,苹果终于放弃了强迫用户使用其自带导航的策略,正式对第三方地图软件高德进行开放。
说到导航功能,这一直是苹果比谷歌逊色的地方,尽管苹果早在2012年就推出自己的地图服务,但用户体验一直不好。而这其实也是车载系统非常要害的竞争因素之一。所以苹果选择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,背后也是为了争夺汽车用户的无奈之举。
而苹果与谷歌可能无法忽略另一个强大的对手,黑莓QNX系统已经为汽车产业服务了20年,今年前不久,黑莓公布全球已有超过1.2亿辆汽车搭载黑莓QNX系统,这其中包括福特、奔驰、凯迪拉克、大众、丰田等汽车制造商。一级供给商和芯片制造商都信任黑莓,但在用户里,超过90%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车载系统是QNX。
而2017年1月4日,丰田汽车联手福特公布,将成立一个非营利性质的开源软件平台治理组织Smart Device link 联盟,目标是推广更多车载系统。这款车载系统开源软件,其实是基于福特Applink?界面而开发的。另外,丰田也有自己的一套车载系统,叫G-Book智能互联系统。总而言之,丰田拒绝自己旗下的车型兼容苹果和谷歌车载系统。
当然,在IT巨头野心勃勃地想要主导汽车中控时,也有汽车制造商果断不低头,希望自己才是汽车的主人。比如几年前大众高管就曾呼吁汽车制造商要建立独立的数据平台,不要一味依靠于谷歌。
这也充分说明,苹果和谷歌想要把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成功复制到汽车行业,可能很难,究竟汽车巨头们也不是吃素的。 海南牌具店厂家批发【150-1272-7773-微信同步130-8888-7575包教包会】海口市、三亚市五指山市(冲山镇)琼海市(嘉积镇)儋州市(那大镇)文昌市(文城镇)万宁市(万城镇)东方市(八所镇)澄迈县(金江镇静安县(定城镇)屯昌县(屯城镇)临高县(临城镇)白沙黎族自治县(牙叉镇)昌江黎族自治县(石碌镇)乐东黎族自治县(抱由镇)陵水黎族自治县(椰林镇)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(保城镇)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(营根镇)牌具店牌技教学,牌技培训公司,专业销售牌具公司,深圳市阿明牌具全国有分公司,2014年,当苹果拉着奔驰、法拉利、雪佛兰、本田等12家车企入伙,共同发布IOS in the car计划时,谷歌也组建起了“开放汽车联盟”,初始成员包括奥迪、通用、本田和现代。两家巨头都把这一年当作了将车载系统进行高速扩张的最佳契机,“苹谷大战”在汽车行业的对抗,正式拉开了序幕。
华尔街日报评论称,这次合作,使得大型车企对大型科技公司的依靠程度,超过了目前为止同行愿意接受的最高水平。这可能会引发车企对高成本独立技术战略的广泛反思。